您好,歡迎來到綿竹裝修設計公司典范-給客戶一個健康的家!
咨詢電話:0838-6904546
 
您所在的位置:新聞動態>新聞活動
掛屏,讓墻壁熠熠生輝
閱讀數:0    時間:2019-10-16 15:17

      掛屏作為殿堂墻壁上懸掛的一種特殊的裝飾品, 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。早在宋代以前,就有用竹、玉、石雕刻的掛屏,延續到清代,掛屏已成為純裝飾性的品類。乾隆年間內務府設立造辦處,專門制造供帝后賞心悅目的各種古玩和陳設品,掛屏就是其中的一項。


       清初的掛屏多代替畫軸在墻壁上懸掛,一般成對或成套使用,如四扇一組稱四扇屏,八扇一組稱八扇屏,也有中間掛中堂,兩邊各掛一副對聯或一對掛屏的,這種陳設形式在雍正、乾隆兩朝更是風行一時。掛屏講究陳置,一廳之上要有三屏,即座屏、掛屏和臺屏,它們各就其位,相得益彰。


       掛屏以寬大為貴,或獨幅或兩條成對或四條成堂,清代江南地區廣為流行。掛屏的邊框主要用料為木料,掛鉤為銅鍍金,框心用料比較豐富:木料、象牙絲、玉石、珍珠、緙絲、織繡、雕漆、玻璃彩畫、文、竹等等。掛屏屏心以云石最多,不僅崇尚畫面的水墨情趣,而且追求名人的題詠。清代中期以后,又有鑲青花瓷板或五彩瓷板的,有的在屏心鏤挖出不同幾何圖形的開光,嵌進各種瓷片或大理石圖案,也別具一格。


       掛屏的樣式多而美,每件掛屏都以它獨特的造型顯示著自己不凡的風采。圓形能夠表現流暢的線條,帶給人圓潤的視覺。方形掛屏多用吉字、格子或冰紋裝飾,也常與圓形結合,外圍為方,里圍為圓,渾然一體,方與圓結合的四角又雕刻有精美的各式各樣的花紋。清代中期流行一種“天圓地方”的掛屏,采用紅木作邊框,癭木、楠木等為板心,安裝上圓下方的大理石框景,四件一堂,象征天地四方,正大光明。更有的掛屏,是由幾個方形正反相套,里層雕有福字或吉祥圖案,帶給人一種層次的美感。長方形掛屏多為四件套,或雕有梅、蘭、竹、菊圖案,或以琴、棋、書、畫為內容填充。也有單件的橫幅掛屏內容形式多樣,多為山水蟲魚、人物風景等圖案。


       掛屏制作多以淺雕和線刻來表現作品畫面,掛屏制作為了突出裝飾效果,畫面必須高度概括,最忌繁雜瑣碎,要在大膽取舍中追求象征性的效果。同時,要抓住對象的主要的特征來表現形象,使之個性突出。


       一幅掛屏掛在室內墻壁上,深沉的顏色、精美的雕刻使室內增添一種古樸、寧靜之美,不僅起到了裝飾和欣賞的作用,讓人從中體味到美的享受,更讓人從掛屏中讀到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寓意。它們有的細巧玲瓏,精致典雅,有的富麗華美,工藝絕倫?,F代掛屏從樣式和雕刻紋飾上都有所改進和變化,使其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和需求。


多人選擇的

中高檔裝修

高品質的設計

專業的施工標準

歐標定制家裝

品質更值信賴

綿竹青藤

私人定制

亚洲黄色视频